2019南京创新周活动于6月26-30日举行。活动由南京市委市政府主办,以“创新南京,机会无限”为主题,以“共创、共享、共赢”为理念,以“未来更智能为主线”,通过举办系列高峰论坛,推动创新思想交汇碰撞,打造南京版的“创新发展达沃斯”。
作为2019南京创新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南京市科技局携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总会共同的举办2019年中欧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6月26日完满落幕。此次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硬科技发展、资本助推三个主题,邀请了20余位国内外知名企业领袖、投资人和政府领导进行演讲讨论,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的800多位嘉宾参会。翼依科技作为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代表受邀出席本次高峰论坛,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姜磊博士与到场来宾共同聚焦AI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热点,畅谈行业未来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支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从最开始的基础技术研究逐渐走向场景应用,在医疗教育、智能制造、城市出行等越来越多的专用领域得到应用。然而,随着人们对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AI给未来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必须为人类服务,才能实现其价值,其目前的发展速度势不可挡;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或者超越人类,那么:
1、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下一个高地会在哪里?
2、如何去平衡与兼容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3、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带来怎样的伦理挑战?
姜磊博士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圆桌讨论会上,同来自中新赛克科技、汇纳科技、SAP、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的企业代表共同分析探讨相关议题。
翼依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
姜磊博士(右一)在圆桌讨论现场
关于人工智能目前是否已存在发展瓶颈,姜磊博士表示: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人工智能已在数据基础,需求空间,应用技术,产业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但具体到不同的应用领域进展不一样。在翼依所处的医疗领域,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医疗数据连结打通困难,医疗器械申报、多中心的研究验证、进入临床应用流程漫长等问题,目前政策环境相对还不成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待挖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推动产业更好的落地发展。
伦理问题目前在医疗领域并不是一个太大的困扰。由于医疗健康关乎国计民生,人工智能想要治病救人,首先必须要接受医学标准的审视。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主要是辅助提升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处方权以及诊断的权利依然是在医生手上,另一方面,医疗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其使用、论证、验证需要非常严密的监管体系去监督,所以,就目前形势而言,让智能器械突破监管来取代医生这类事情暂时不会发生,所以无需担心伦理问题。
圆桌讨论参与者合影
(右一)翼依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姜磊博士
翼依是国内较早进入医学自然语言领域研究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自主研发了临床自然语言理解引擎(CNLU)、医学知识图谱(MKG)、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等多项核心技术。目前翼依科技打造的“人工智能与疾病全程管理平台”,从满足居民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居民从筛查、诊断、治疗到随访进行全周期疾病健康管理,实现筛查人群智能分析,AI辅助筛查AI辅助诊疗,AI辅助随访,个性化健康教育,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全民健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和服务,进而促进提升中国的医疗水平。翼依科技的另一大产品检验AI,已与众多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展开了密切的学术和临床转化合作研究,多个临床智能检验产品正处于研发或医疗器械报证阶段。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