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让县医院获得“专家级”赋能?翼依科技亮出医疗AI技能

 

7月19日-21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和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县医院建设发展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汇集全国2,000余名县域医院院长及医学专业人士到会,包括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各政府部门领导。大会主论坛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侯岩副理事长主持,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联合主席葛均波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卫生健康处处长朱世宏,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建设装备处处长李军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第二届县医院建设发展大会(主论坛)现场

 

为了更好引导我国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我国县级医院发展建设,大会专注于县域医疗机构主要专科临床能力、慢病管理、学科建设等能力提升,设1个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从慢病管理、心脑疾病、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探讨分享最新的成果。翼依科技联合创始人、CEO熊超及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姜磊受邀出席“县域医疗信息化及人工智能”分论坛作主题演讲。

 


翼依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姜磊博士现场演讲

 

姜磊博士以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作为切入点,生动地介绍了现代医疗版“大案牍术”在基层慢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大数据从古以来就已经存在,剧中的“大案牍术”其实就是古代版大数据,靖安司主事徐宾以其超强记忆力对长安各业务系统档案进行记忆、归纳、整理,形成“大唐数据库”,进而进行分析运用,用于破案、调查找人,甚至预判未来。

 

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已经摆脱大量的案牍文本,也不再需要依靠人脑进行记忆和组织运算,并且能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作用。在医疗领域,针对疾病管理中存在的数据质量差、人多难管理、病人依从性差、疾病负担重等难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组合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治理,并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精准的预测和诊断,辅助医生看诊,从而提升对疾病的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在疾病的全程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对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疑难病症进行预测,也可以应用于基层,帮助基层医生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工作方式转变,提升工作效率。通过问卷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学习,精准有效地找出目标人群;智能填写、整合表单,提高医生的工作效能;形成智能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闭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就医格局,成为守护基层百姓健康的现代医疗“靖安司”。

 


翼依科技联合创始人、CEO熊超现场演讲

 

除了在疾病全程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医疗人工智能还有哪些应用场景?翼依联合创始人、CEO官熊超进行了“AI赋能医疗实现疾病的精准化诊疗”的主题报告。自2014年成立以来,翼依科技充分发挥AI技术优势,与多家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展开了密切的学术和临床转化合作研究,形成临床智能检验产品,对疾病进行更优管理。

 

目前,翼依已完成产品自动化研发平台的搭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疾病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准确、高效、无创、经济、易推广的辅助诊断决策工具,同时提升疾病风险判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肝癌等疾病的预测模型都在陆续搭建中,未来将扩展更多疾病种类,惠及更多人群。

 

姓 名:
邮箱
留 言: